欢迎来到中华木作文化产业联盟官网!
XXNR-T1-20140530095726
木谈
木作网首页 >> 木谈 >> 正文

作坊号子

2014年10月31日 16:4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木作网

摘要:

流行于中国各地中、小城镇和乡村的造纸、榨油、染布等手工业作坊中。这种手工业劳动现已多为机器所代替,因此有些号子在生活中已不复存在。但作为民间音乐文化遗迹,仍在民间留存。

盐工号子

四川自贡的盐工号子,由于劳动不同,有打盐卤时唱的《挽子歌》,音乐较自由,声调多消沉。打井时唱的《松车哨子》是人推着转车跑时为统一步伐唱的,歌的速度随着车速快慢而变化。分紧车哨子、松车哨子两种。

竹麻号子

流行于四川邛崃、夹江一带,是工人们用力捣竹、麻做纸浆时唱的号子。劳动时,一二十人参加,围站蒸锅外的脚手架上,各执一根木制尖头长杆。领唱者手执长钉钯,将竹、麻捞出交给工人打,同时唱号子。一领众和,以统一劳动节奏。速度由慢至快。曲调有〔高腔〕、〔平腔〕、〔连环扣〕、〔扯麻花〕、〔银丝调〕等。各种曲调独唱,也可联唱。唱词多为叙述生活艰苦等内容。

榨油号子

也叫打油号子、打榨号子,是油坊工人劳动时唱的。油坊榨油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撞榨、压榨和锤榨。号子也因榨法和地区而不同。撞榨时,撞一下粗大撞木喊一次号子。撞榨的步伐、动作均以号子指挥。情绪紧张。压榨为数人操作螺旋形板绞榨油机,动作要齐,边喊边干。锤榨一般二人操作,锤打木楔榨油。二人对唱号子,边干边唱。

打蓝号子

流行于山西河曲。打蓝,是从蓝草中提取染料蓝靛的劳动。打蓝号子的调子有三种:搅馅调、打蓝调和提水调(又名直调)。搅馅调为搅蓝时所唱。分甲乙两组,交替边搅边唱。由一唱到百,再由百唱到一,用以计数。打蓝调是打蓝时所唱,先领后合,边打边唱。提水调是将蓝液提取到缸里时所唱,提一桶水的速度正好是一句(四小节)。提水的快慢由歌曲的快慢来调节。歌词生动活泼。

打竹麻号子

流行于四川省。为纸坊工人将煮好的竹子捣烂时所唱的号子,由1020人围在煮竹子的大锅周围,由1人领唱,众人和唱。打竹麻的动作由慢到快,所唱的号子也由慢到快,节奏鲜明有力,曲牌较多。从前工人常用号子来表达心中的愤懑,叙述困苦的生活。

打蓝调

是染坊工人打蓝靛时所唱的号子,流行于山西省河曲县。自清咸丰年间种蓝草后即有此曲传唱,共有3个曲调,每个曲调都配合一定的劳动。如《搅馅调》,是将石灰与沤好的蓝液搅匀时唱。劳动时分甲乙两组,一组唱上句,一组唱下句,如此循环往复。歌词皆为数字,音乐由上下句组成,曲调简单。唱时由1数到100,再由100回数到1,这一劳动过程即告完成,而后唱《打蓝调》、直调,曲调与当地山曲相似。

打油号子

流行于湖北,是用木榨槌打油籽时工人喊的号子,一领众和。音乐由上下句构成,曲调简单有力,节奏鲜明,歌词全为虚词。



[ 网站编辑:陆凌涛 ] 已有 5590 次点击
分享到:
XXNR-CL1-20140530095503
XXNR-CR1-20140605121812
XXNR-CR2-20140605121547
XXNR-B1-2014053009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