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华木作文化产业联盟官网!
XXNR-T1-20140530095726
木鉴
木作网首页 >> 木鉴 >> 正文

中国传统木文化之 — 与宗教文化的融合

2014年07月17日 14:56 作者:匿名 来源:中华木作网

摘要:

建筑通常建有宽敞、气派的大门,是“中央后土”之意。并且在长期的生活中赋予木建筑特殊的含义,普遍认为左青龙,为东方,属木,木主春,主生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内,我们的先辈历来重视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的学说,尤其是儒家倡导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民间广为流传“盛木为怀”的宗教情节,人们把“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中的“木”既定成生活中的一种堪舆理论,作为规矩传统的建筑模式,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常赋于五行之义:“左青龙(木)、右白虎(金)、前朱雀(火)、后玄武(水)、中央后土(土)”,这样既符合传统哲学的宗教内涵,又满足了人们在心理上的精神需要。因此,建筑通常建有宽敞、气派的大门,是“中央后土”之意。并且在长期的生活中赋予木建筑特殊的含义,普遍认为左青龙,为东方,属木,木主春,主生化,所以我们的祖先把寄托神灵保佑、乞求国泰民安的庙宇建筑建在东方,而且家居房屋中提供学习、读书之用,并起文治作用以求登上仕途的书房也设在房屋的东侧。


中国传统木文化之 — 与宗教文化的融合


尤其是那些登上仕途的士大夫,在取得功名利禄后更是大兴土木以求光宗耀祖,他们大多研习诗歌词赋、精通琴棋书画,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重视精神生活,反对物欲横流,乐于享受朴素淡泊的生活方式,他们对居室设计的独到见解深刻地影响了劳动大众,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木建筑的建造方式与美学特征,使得传统建筑与木头建立了浓厚的情感,“木情结”已深深地融入传统的文化之中。

[1]同时,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风水学说”也深深地影响了木建筑文化,要求优良宅穴的附近必须要有“山”作为依靠,而且不能仅有一座“山”,即所谓的“孤山不可”,应该是一群“山”,仅有“山”也是不行的,还要讲“山”的形势,所谓“千尺为势,百尺为形”,住宅最好是能够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才能避凶聚气,有了山,作为山之主体的林木自然而然就成了建筑材料的首选,而且木建筑独有的特色以及与环境的和谐理所当然的成就了建筑物上的特殊风格。

[2]同时木建筑还展现了中国审美观念中的传统美,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审美特点:

(1)对称美。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传统风水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讲究“左青龙、右白虎”,这一风水模式就是美学对称均衡原则的最好体现。此外,木建筑本身也处处体现出一种对称美。

(2)和谐美。我国的贤哲是很讲美的,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了一个定义,《国语楚语》对此作了记载:“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个定义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和谐。木建筑与建筑大环境巧妙融合,再现了一种生动的和谐美。

(3)生机美。既然大地犹如人体,那么也就有着人体一样经络和穴位,繁衍生育就是共同所在,生机勃勃也就成为正常(健康)的唯一体现。传统风水认为,选地要选雌雄交合之地,穴乃阴阳交合之区。宋代地理大师蔡元定曾在《发微论》“雌雄篇”中说:“雌雄者言乎其配合也。……地理家以雌雄言之,大概不过相待之理,……其地融结,则雌雄必合。……经曰:雌雄相喜,天地交通,……古人多以此为要,妙然亦天地自然之理也。”说明雌雄交合的地方就是正穴所在,既然大地与人同理,那么,这一雌雄交媾之区的隐喻含义就不言而喻了。

(4)曲线美。传统风水的曲线美主要体现在“山环水抱”和“曲径通幽”两方面。清代袁枚在《与韩绍真书》中写到:“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木之直者无文,木之拳曲盘纡者有文;水之静者无文,水之被风挠激者有文。”

先辈们倡导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民间广为流传的“盛木为怀”的宗教情节,木建筑文化映衬出的“对称美”、“和谐美”、“生机美”、“曲线美”等建筑美学思想,对当今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傅熹年.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第7-8页。

[2]余军.建筑艺术赏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 网站编辑:Alinna ] 已有 5785 次点击
分享到:
XXNR-CL1-20140530095503
相关新闻
XXNR-CR1-20140605121812
XXNR-CR2-20140605121547
XXNR-B1-20140530095648